English

刘明孝和他的新形态中国画(图)

1998-04-12 来源:光明日报 新绿 我有话说

传统的国画以宣纸为载体,水墨为原料,以线造型,讲究笔墨趣味、分章布白、疏密照应、起承转合……千百年来无数国画家希望从中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,形成自身风格。面对刘明孝的国画新作,观赏者震惊之余又深感迷惘:这还是国画吗?

刘明孝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,十年实践却使他愈画愈苦恼、愈茫然。难道千百年来国画大师笔下的山水、花鸟、人物就不能有所变化?

艺术贵在创新,艺术的生命是在创造中得以延伸的。山水依然是千百年前的山水,但人已代代不同,社会也世世各异,审美自然也在千变万化。刘明孝认为,对传统国画的继承应该是精神的继承,不能只是笔墨的继承。在审美意境方面也如此,应是中国古代文化精神与现代审美心态的结合。

怎样结合呢?刘明孝为此千百次地尝试。一次,在给学生上国画课时,他发现一个同学带的不是通常的水墨画资料,而是西方的油画——对!为什么不能借鉴西方的绘画技巧来画中国画呢?孜孜以求的刘明孝终于顿悟。大胆突破,大胆借鉴,另辟蹊径,刘明孝开始探索一条自己的路。

刘明孝国画的突破是全方位的:在绘画材料上,他放弃了宣纸,而改用布面。他虽然也使用了大量传统国画颜料,却大胆地加入色彩更为明艳的丙烯颜料,这使他的国画已不是由单纯水墨构成的传统式国画了。

刘明孝国画质的变化还表现在风格方面。他放弃了传统的长条形构图而取方形;他放弃了诗书画印结合的古典方式而取单纯的视觉效果;他甚至改变了传统国画的取材方式。你能把他的那些静物式的作品,如“瓶花系列”归入哪类题材呢?

那么,刘明孝的画还是国画吗?艺术评论家林木先生认为,刘明孝的画是现代新形态的国画,而且并非是无本之木,无源之水:它的布面和远古的绢帛画一脉相承;它的色彩和“重彩画”相呼应;它抛弃笔墨,是恽南田“常州派”的余脉……甚至不难从其画面的典雅、静穆、中正、平和中体验到一种典型的东方审美境界。而他的画中出现的传统国画所忌讳的大量直线、折线,出现的过去一直大力避免的对称构图,主要以块面组合而成的绘画无疑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启迪有关。

刘明孝一步一个脚印摸索着走到今天,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。他的作品先后参加了四川省美展,全国工笔画展,1990香港中国艺术大展,并在加拿大、日本、菲律宾等国画展中获奖。他的新形态国画《新绿》还被大英博物馆收藏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